卷首语
收录在此的,严格的说,只是古代文学的一次作业。
当然,它不是一次普通的作业。是我们读了太史公,读了《史记》之后,由心底流淌出的文字。
古代文学课上,李桂廷老师提到一种“阅读原典”的读书要求,起初并未觉其特别,可待到实实在在读了几部之后,还真觉得,用真诚的心去嗅触最原始的气息,着实是会与众不同。我们这般单纯,文字又这般原始,静着心读起来,感觉就像是让我们的孩子去看孩子时的我们,其妙之所至,不可言说。
再次咀嚼她们,于儿时的回忆中,我们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如这《诗经》、《史记》,以前对她们的了解,只是局限于只言片语,而现在抽出时间去读整部原著,顿觉思绪飘飞,思如泉涌,一种质朴纯真而又真切厚实的情感,如溪水般涓涓涌出,天马行空,莺歌燕舞,低眉浅笑,絮走花香——
春,来了。
一直都觉得,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们都是可以飞的。像是于海底畅游,各色的鱼儿,各色的水草,会禁不住让你用手指点触翕张着的珊瑚,倏地,灵秀和善自然之姿跃然而出。在文章里,美是可以随处捡拾的,美了的 ,不只是跃动的文字,还有,无形无色却如空气般散漫的我们的思想。
说到对文字的雕琢,我们实在捉襟见肘,但我们有思想,而且还那么纯实,因此,由心而发的我们的文字,也像被附着了灵性,璞玉浑金般质朴灵动起来,虽质朴却实实在在,和上真情,便诠释了浪漫。去相信吧!在文学的土地上,文者之心已经萌动,春的日子里,我们与春雨约定,来年春天,桃李满天下。
——对外汉语专业09级
着一轻舟
李朝朝
着一轻舟,于历史之长河,戏着水,漂流。
我之轻舟,虽轻,虽不定,却与大地连着根,是大地委派河水化生出来的,非似无意间落入水中的岸边枫叶,而似了水中着生的水莲。
轻舟虽轻,连带上水,足以涌动我的诗情,河水很厚,因厚也才生出了温柔。
我收回望向远方辽原的目光,从沉思中走出,打开膝上的《史记》,继续于这悠悠的轻舟之上,踏着柔柔的深情的水,品读暖暖的历史,活像一个婴儿,舒服地贴在母亲怀里,似睡非睡地吮吸着香甜的乳汁。
于有些泛黄的卷纸上,这些可爱的文字精灵们正准备绘出一个个动人的场景。而文字只是枢纽,连动的会是两颗活蹦的心,然而,或许也正是因了文字是枢纽,她们才会被附着上从未有过的灵动,毕竟接合处,还是灵活一些为好。
读着《史记》,我似乎能感受到这些精灵们那种及到却未到的美感。含情脉脉,欲语却停留,其言铮铮,语停却荡起着回声,言语幽幽,似江南小女羞羞,似睡又醒间,天下事已跃然于眼前江水,又涓涓着涌流……
“是岁也,晋复假道于虞以伐 。”
读着他们,有谁能掩饰得了心灵涌动的快感?有谁不会感受到一种神话般的飘逸?而飘逸间,自我并非迷失,却会愈显厚实,会如那晴空的风筝,任风而飘,与云作舞,却总会真切地感受到有根线在死死地牵拽着你,尽管那根线也许会细到看不见,会轻到被漂流过的云儿融入怀中。
而或许,这感觉还该如我这轻舟,似水莲般生于水上的轻舟……
我很是想去探寻这奇妙感觉的出处,虽说我阅历与知识还都有限,可冥冥之中的那些许感觉还是能让我聊以自慰。
我觉得那种不可言说的奇妙应源自一种“无”,一种大之至大的无,如水般的“无”。水包容了一切,水便透明了,水被一切充实后,水便学着空灵了。其实有些时候,以史为鉴倒不如以水为鉴的,水不仅拥有与历史一样源远流长的特性,而且,水的透彻也是无物能及,水的包罗万象也是无物可比,水赋予一切生命,水还将一切收入其中,让一切都能从水这里撞见自己的样子。而或许,史终究都该有与水相似之处,若不然,怎就偏偏将史用作了“鉴”呢?
其实这种道理倒还让我想起了咱们中华功夫中一个特别的门类——太极,这种于大自然里提炼的武功,倡导集天地于一,而此“一”非一物,而只为一字,此字便是“无”。阴阳于天下,则溪流能遇山石着生出声语“汀汀咚”,则大海能荡出汹涌也能淡默似平庸。其高深自然也不必过多言说了,一切好像只得去意会。而就连这点其实也该是其精妙之一的。
总结一下便是,在如文字亦如河水的抑扬顿挫间,矛盾融生着和谐,世界便默不作声地,于茶饭闲语时悄然而生……
只得了个感觉,没能明细其具体意状,有些不爽,合上书,举头远望,望向大河穿走过
前者何人?问之,曰“一渔翁而”。
偶遇一渔翁,实在庆幸,寒暄几句,也未敢问及姓名,只闻得其自称“老司马”,当谈及这条河时,他顿了顿,抬头望向远方,深情地说:
“年轻人,我老司马从记事起便住在这河边,除了几次外出郊游外我一直都在这,我的父亲祖父也都靠这条河生活,所以我熟知这河的一切,我知道各类的鱼儿,我能叫出他们的名字,熟知他们的习性,我能辨识各色的水草,他们中的许多可都具有药用价值,我更是熟悉这滚子河水,认得其间的每一粒水滴,就像写文章的熟知各类的文字那样,要知道,他们可都像些孩子,各有各的脾气。”
老司马的目光更深情了,就好像这流过几世的水儿真都成了他的孩子一样。他爱着这些的水儿,对每一滴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赋予了他们自己的性情。
为了不过多地打扰老司马垂钓,我与他先就此别过。
我似明白了什么美事般,情意浓浓地一笑,伸手抚弄近在眼前的河水,想象着他们史诗般动人的故事。
本觉已将《史记》合上了,却怎的?我早就被她融在了其中,从一开始便是,从我乘上那轻舟开始——
灵魂的光辉
刘潇
只有拥有伟大的灵魂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史记》的艺术光芒不仅在于它本身,而更是得益于作者司马迁灵魂的光辉。
接近这伟大的灵魂,不得不读《报任安书》,此书反复曲折,首尾相续,有感慨啸歌,有忧愁幽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的创作理想,是他一生的追求。“人固有一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是司马迁对生死价值的评判。或许这是《报任安书》中最著名的句子。然而拨动了我心弦的是这样一句:“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在我看来,这一语道出司马迁的孤独,展现出的是一种灵魂的傲岸。
身为闺閤之臣的司马迁被世人轻视,但那些凡庸之辈却被司马迁的灵魂所鄙视。司马迁是个具有反叛精神的战士,他手中执笔,心中有伤,扼住命运的咽喉对抗着世俗,追逐着理想。有人说,“不成熟的人为了理想而英勇地赴死,成熟的人为了理想而扭曲地活着。”司马迁显然属于后者。他的身体可以受到摧残,但他的灵魂却是光辉的。
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里都会有作者的身影,每一个人物的语言里总会流露些许作者的心声。司马迁不同于其他的史官,他拥有独立的思想,独特的视角,不受贵贱等级的限制,没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成见,没有对少数民族政权的轻蔑,不受重本抑末思想的禁锢,成《史记》的一家之言。在这样一部巨著之中,存在着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每一个人物的真性情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是拥有自身本色的人物,同时又是注入了司马迁的一股情脉的人,兼具崇高美与悲剧美。
陈涉的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隐藏着司马迁奋发有为,建功立业的渴求;“然二子不困厄,恶能激乎”的评价是对范雎、蔡泽的赞赏,更是司马迁忍辱发愤,百折不挠的心声的表达;伍子胥面临生死抉择时的“去就”之分,他的言语俨然是司马迁心潮的声声澎湃;《刺客列传》中荆轲“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是不是饱含司马迁对知己的渴望? 义薄云天的候生;“力拔山兮气盖世”而又兼具儿女情长的项羽;以德报德,以怨报怨的栾布在司马迁的笔下如此动人。
司马迁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虚有数的众多生命汇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就在于他能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找寻到超越天、地的人身上的美,震魂而动魄。人性的心灵洞口阳光普照,鸟语花香,再深走一步则阴森恐怖,走入最深处的人才会发现永恒的光芒。一个能挖掘人性之大美的人的灵魂必然是光辉的。司马迁便是这样的人。《史记》便是他灵魂的光辉。
读《史记和司马迁》
夏慧敏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皇帝时代起,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凡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汉朝武帝年间太史公司马迁创作,传于世,两千余年不仅为史家所推崇,更为民众所传颂。
在浩瀚无边的历史烟云中,在汪洋肆恣的时间长河中,以一个空前广阔的大背景中,以一个全新的纪传体体例刻画出生与其间的英雄豪杰,侠客行者等等。各色人物在其政治生涯或人生经历中,表现的睿智,刚强,忠诚,奸诈,自私,顽固,刚愎•••••• 形形色色的人物丰满真实。这出于罹遭宫刑的世家子弟。本身就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迹!
作为史家经典的《史记》,千百年早已被文学,史学大家反复钻研评析透了,作为《史记》的初读者,加之所读的版本为繁体版。致使理解不能够透彻,就谈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其一,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太史公,司马迁的视野真正开阔起来,公允客观的记录史实而非反复局限于王朝相侯。对于刺客,游侠,滑稽之人,仍给予单独立传之待遇,并且在可圈可点之处大方赞赏,如在《刺客》列传中,太史公赞曰:然其立志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忘也哉!充分肯定了他们以“义”立足的精神。试想,在一个封建等级森严的王朝里有如此胸襟,这是非一般人所能及之吧。
其二,就内容而言,《史记》对传主的描写刻画极为充分,尤其擅长多角度,多层次丰满人物,例如,在叙述项羽儿时学艺这一件事,区区三句话即将项羽年少逐鹿群雄,创事立业之大志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垓下之围之后,用“大呼驰下”,“嗔目而叱之”等短句就把项王之勇武呈现出来。此外在他人的传记里一侧面描写的方式展现某公的某品质,使之立体化具有时空感。《史记》中随处可见。
其三 ,于每篇的末笔均加有太史公的评论,即是对文章的总结,亦是对其功过是非的评价,一语中的,一针见血。如在《项羽本纪》里 总结他因“自矜伐功”,“愤私智”,“不师古”,“欲以力争经营天下”而“五年卒之国死东城”,却引“天之我,非用兵之罪也,大呼其至死不悟,岂不谬哉”
说不尽的经典之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
我看司马迁
张亚娜
穿越了上千年的历史时光,人们看到了那个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长河之中的伟大历史巨著——《史记》。众人在他的脚下,带着一种敬仰,一种思索......
司马迁作为西汉时期的一位史官,并无特别之处,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这其中的奥秘令我们神往,值得我们探究。许多人都在假想“如果没有受腐刑,司马迁也许就不会写出《史记》。”这种答案无人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这种人生际遇铸就了《史记》的完成并使他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历史学家。
也许在某些人看来这样评价他有些夸大其词,但当你真正去走近他聆听他时,你会发现他简直就是一位伟人。
首先,从经历看司马迁。由于李陵事件,他失去了作为男人最基本的尊严,成为了一个男人的另类、士大夫的另类、文化人的另类。他被社会排斥在外,不为世人接受,背上了侮辱祖宗、苟且偷生的恶名。独自承受着精神与身体双重惩罚的他在生与死之间挣扎着,然而他最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坚强地活了下来。因为他明白,有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去完成。他跳出了儒家那种“士可杀,不可辱”的怪圈,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抉择。仅从这一点看他已不再是一位凡人了。
其次,从人格及人生观看司马迁。鉴于特有的人生际遇,司马迁对社会对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人格和人生观。他没有被世俗和困难打倒,而是将自己的精力倾注于《史记》的编纂,塑造了“积极奋斗乘时立功”的项羽、陈涉;“幽愁发奋,百折不挠”的勾践、伍子胥;“生死关头,慎重抉择”的范雎、季布等。通过人物,他将自己的人格展示得淋漓尽致。作为一个儒学者,他超越了儒家“以德报怨”的思想,形成了自己“以德报德,以怨抱怨”的人生观,彰显了自己的个性,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悲愤情绪。这不失为一个伟人所为。
最后,从精神看司马迁。作为一名史官,他忠于自己的艺术生命,以其特有的实录精神、批判精神、爱国精神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约两千多年的历史,填补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人物史的空白。他凭着这种精神,给予了后世子孙了解历史的机会。他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大功臣,更不失为一位伟人。
特殊的历史时代和特有的人生际遇,造就了一个特有的人才。当你真正领悟人生、领悟社会时,才发现他的声音才是人类心灵的真正呼声,他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大伟人。
司马迁与《史记》
杨春霞
司马迁生长在知识分子家庭,很早就开始启蒙读书,年十岁而诵古文,以十岁稚龄,从孔按国读《尚书》。
司马谈任太史令在建元元年,时司马迁年仅六岁。当时,司马迁在龙门过着耕牧生活;父亲任太史令后,移居显武里。司马迁从六岁起到二十岁出任郎中,大概就住在这里。也可能常常往返长安和茂陵之间,一方面从孔安国读书,一方面与茂陵的都市居民来往,养成“不羁之才”。
司马迁从二十多岁任郎中,一直到三十九岁左右都没有升迁,官运着实不佳,到三十九岁出任太史令,也只不过从秩禄三百石的郎中升到六百石的太史令,在完成太初历以后,司马迁便开始着手写《史记》,当时在此之前,他已“系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司马迁确定撰述方针之后,从太出元年开始提笔撰写。五年后,司马迁四十七岁时,突然遭遇了李陵事件,在他的人生历程中,李陵事件给他他带来了莫大的变化,甚至是屈辱性的变化。
司马迁虽与李陵并非至交,对李陵的为人却有相当的了解,“仆观其为人,自守其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与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素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司马迁认为李陵之败降有其苦衷,所以当武帝以此事下问时。司马迁不顾一切,推举李陵之功,予以广主之意,塞眶眦之辞”,想不到武帝却认为司马迁在指责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不救李陵,将之下狱,接着又传来李陵训练匈奴军队的消息,司马迁遂被处死刑。
被处死刑,有两种方法可以减轻罪行,得免于死。一种是金钱赎罪,可是司马迁家境贫寒,左右亲近也不为他献计献策。以金钱赎罪,行不通。第二种方法是接受“宫刑”,司马迁要免死刑,只有接受这种戏弄人的刑罚——割切生殖器。这种宫刑一般读书人都宁死不愿接受,而司马迁却毅然接受,他自述其接受宫刑的心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因为他不能死,“仆虽怯懦与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于缧绁之辱哉?且夫蔵获婢妾,犹能自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他“不得已”而苟且偷生,是因为父亲交代的工作——续《春秋》还没有完成,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才不标于后也。”
在父亲遗言“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的大孝之下,克服“为乡党所笑,以侮辱先人”的不孝意识。一定要完成《史记》,接续孔子的伟业。这使他不惧耻笑,以“”刑余之人“挺身而起,以永恒的名山之业,以克服短暂的有身之辱。
司马迁对自己的受辱似乎相当自觉,受辱不死是为了扬名显父母,扬名显父母的方法就则为著书垂后世,成不朽之业。以此观之,他似乎已成名的意志与意愿所苟,但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时,他的心灵已恢复自由。他从史官的拘束回到了在野史家的身份,可以凭自己的意志叙述历史,不必受皇室史官身份的拘束,他是经历过“死亡”的人。
在天道与人世的不相配合之下,司马迁以为只有人个从其志,可为则为之,不可为则从吾所好。可是 贤人,善人如伯夷,叔齐者若非有人记述,即没而不彰。史家是自由人,却有传述各类人的责任。司马迁不仅要显名于后世,也要他人显名于后世,非“人类的史家”焉能至此!
司马迁,那么近
贾淑凤
是谁曾因受腐刑之辱,在天道与人世间徘徊?是谁在人的固有地位和价值的发现中,点燃了中国封建时代黑夜中的火花?是谁用大刀阔斧的笔锋,为中国史学开辟了一条与封建专制抗争的道路?
幽暗的圜墙中,你面对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心中杂糅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忧郁。蓬松的乱发下有一双失意但不空洞,悲伤却不绝望的眼睛。你说,事情来得太突兀,你永远没有尝受过这种惊疑不定的难过与绝对的寂闷。你说,你不堪世俗的嘲弄,武帝的压迫。于是,你叹息:“人能弘道,无如命何?”
然而,日月还要从你身上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你身上吸收更多的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柄板斧还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关键是“识去就之分。”是你隐忍苟活的完美诠释。于是,你提笔挽袖。我知道,你写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
你说,你要用正直的史官之笔,记录历史的沧桑兴替,你要给与下层人物公正的评价,使他们不至被历史的烟尘埋没。你说,你要用犀利的笔锋,给丑恶的现实以猛烈的批判,寄予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
于是,你搁置了血泪与苦痛砌成的记忆,完成了精神上的超越。李斯的老鼠哲学,秦始皇的专横强暴,张汤、杜周的专断弄权,廉颇、蔺相如的公而忘私,李广的奋勇边陲,荆轲的舍身取义••••••那么鲜明的活现,落纸,化作黄钟大吕的绝响。你完成了史学与文学,科学与艺术的的巧妙结合与完美统一,真正在流星划破天际之时与岁月长河完美对接。
在那个凄风苦雨的时代,你奇迹般的做到了,真正体现了作为一个进步史学家的民主精神。你捻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马迁与《史记》
任丽萍
司马迁的《史记》,在今天受到大家的重视,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企业管理者甚至国家统一。司马迁的《史记》有着十分先进的“民本”思想。最突出的是他对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描写。在《陈涉世家》里,通过陈涉用“与人佣耕”即怀“鸿鹄之志”,一开始就表现出陈涉不是一个平凡的农民;通过陈涉用鱼腹藏书,篝火狐鸣这些方式来表明上天,命自己为王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古代农民起义时所采用的原始而带有迷信色彩的宣传方式;另一方面,他借此进一步展示了陈涉的智慧和才干,通过陈涉在起义过程中,能够“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的活动,有力的赞扬和突出了陈涉的政治才能;最后,通过陈涉称王之后和过去一同佣耕的伙伴会见这些场面,有高度概括的反映了陈涉的思想面貌。就用这种粗线条式的笔法,司马迁又有血有肉的勾勒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
司马迁抱着尊重历史的态度,并站在同情农民的立场,破例地把陈涉列入世家里去叙述,充分肯定了陈涉,吴广的历史地位和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同时也提醒着后世的统治者重视农民,重视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体现着明显的“重农”思想。对现在国家管理者依旧有重大启示。
在对陈涉和农民起义的歌颂里,司马迁公开表示了自己反对暴政的鲜明立场,因为暴政,所以历史上一些反抗暴政的志士,都成为司马迁歌颂的对象。在《刺客列传》里,司马迁就是以非常动人的描写去歌颂这些人的。其中对于荆轲的描写最有代表性,比如荆轲行刺秦王的描写,都很动人。司马迁相当看重这些人的志行,他在《刺客列传》里说:“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举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在他看来,像荆轲之刺秦王,豫让之刺襄子,聂政之才刺侠累,都不是由于个人恩仇才采取的一种报复手段,而是一种反抗暴政的英雄行为。这些人所干的事,不管其成败如何,他们的是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所以他们和游侠一样,能够为人民所重视。在那种强暴欺凌孤弱的社会,在强权残酷地统治人民的时代,司马迁记载了这些英雄人物的悲壮事迹,刻画了这些志士的精神面貌,也正好抒发了他对封建专制的不满。
司马迁,虽为古人却用极其先进文明的眼光看待社会,历史,不得不令人敬佩,也不枉名垂中华青史。
简写太史公
龚雪
奇花异草的种子固然重要,而培养的土壤也很重要。产生和培养司马迁的土壤也毕竟是寻常的,他生长的肥沃土壤便是伟大的时代及父亲。
他的那个时代处处是新鲜丰富而且强有力!
他的父亲费尽了心思培养这个爱儿!
司马迁带着父亲的遗命开始了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艰难的创作之路!
作为一个诗人,司马迁是一位不朽的抒情诗人。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基于某一种情感去着手的,或是对人物的欣赏,或是对其遭遇的同情,每个历史人物在他的笔下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他的书是情感的宣泄,不了解生活的人是没有资格批评司马迁的。因为他是有感情的,所以对于李陵的遭遇,不能不大声疾呼。他可以选择沉默,他甚至可以随大流加入到批评李陵的队伍中以迎合皇帝,但那流淌在他全身的义的血液不会允许他那样做。他为李陵辩解,自古以来与统治者想法相悖的都,没有好下场,他也不例外。但这永远都不会成为掩盖他光芒四射的屏障!
作为一个学者,司马迁是一个无比深刻而渊博的学者。他不仅博学,而且“有识”。所谓“识”是一种鉴定、抉择、判断、烛照到大处的眼光和能力。一个人的“学”诚然重要,然而真正本钱还是在“识”,因为“才”不过使一个人成为文人,“学”不过使一个人成为学者,只有“识”才能让一个人成为伟大的文人,真正的学者。他的学问涉及到历法、地理、经济活动、宗教行为、哲学、民俗学等广泛的方面,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司马迁本身便是一本书,需要我们花时间花心思去读、去研究。写司马迁更像在著一本书,只言片语又怎能将他诠释清楚。有时文字也不能完全表达我们的感情,因为某些感觉是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词来表达的,那就只需铭记、深藏。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心情去读司马迁,理解定会不同,常读他,思想会得到更高的升华!
我心中的司马迁
车畅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那么他是怎么评价自己的死呢?
司马迁的死一直是个谜,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史上无明确记载。这对他对我们来说似乎都不太重要了,倒是他的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虽然司马迁的家族地位并不是多么显赫,但他们世代做史官,倒也顺利。可是生活不会永远一帆风顺的,灾难降到司马迁头上——李陵之祸。正直的他触怒了汉武帝,选择生还是死?他犹豫了。想起了父亲临死前的遗愿,想到自己就这样毫无价值地告别这个活生生的世界,他心有不甘哪!凭什么?仅仅是替朋友辩解几句都不可以吗?好,就算死也要死得有价值!他选择了苟且偷生——宫刑。这种大耻有几人能受了?既然选择了,那就勇敢的活下去!他开始发愤写《史记》,为父亲,也为自己。
他的信念,他所经历的,他所忍受的耻辱,此刻都化作了他写作的动力,他毕生的心血此刻都凝聚在此,于是我们后人读到了《史记》。可是想到他后半生的生活,我无法想象他要做怎样的挣扎才能摆脱周围鄙弃的目光,才能不想着以死来结束这种耻辱。不仅是我,我想更多人早都选择一死了之吧?这正是他的伟大所在吧?
前几天一直在看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讲的是文革中的人与事。那个年代的人们遭受的不仅是肉体上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摧残。有很多人受不了这种耻辱,都选择了自杀。有的人甚至自杀好几次还不成功,因为他们近似于被软禁,无任何自由和权力,包括死。我在想如果司马迁遇到了文革,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老师说历史是不能设想的。其实选择生与死是无所谓对与错的(但是对当今社会青年殉情,不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我是持否定态度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自己的深思熟虑即可。司马迁选择生,那是因为他有远识,有抱负。文革中有人选择死,那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捍卫正义。
读司马迁,让我开始思考生之意义,让我重新审视生与死。
司马迁之我见
王超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哈姆雷特,任何见解都不为过,不管人们抱着什么样的心态看他,他总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因为他具备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所以我们会把自己的思想加诸于他身上。而司马迁却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历史人物,是真实存在过的,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不得不引起世人的思考。
有人说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选择的力量,人生就是一个通过在十字路口的不断选择而艰难攀援的过程。生命之山布满悬崖峭壁,或许一不小心就会坠入深渊。司马迁在走到山腰时,为了自己心目中的正义,他选择了为李陵辩护,不求感谢,不求回报。他那时已经知道自己的做法为他的人生埋下了一颗摧毁他一生的炸弹,可他还是义无反顾,终于,他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最惨重的代价,他也因此跌入了人生的低谷,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了此一生,他的朋友误会他时,绝望的司马迁发出了心底最强烈的声音:“人固有一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与此同时,他做出了令人深思的选择——“隐忍苟活”。
自古以来,历史上对司马迁的选择争议颇多。评价一个人,不在于他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而在于他为社会做出了什么,在于他给后世留下了什么。有的人流芳百世,有的人遗臭万年,但重要的是,人们记住了他们。在那个君权神授、儒学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人们的思想受到束缚,很难接受司马迁的“苟活”行为,他们认为他贪生怕死,认为这是他人生的耻辱,,也是他家族的耻辱,他们并没有静下心来听一听司马迁的心声,不能理解司马迁为了父亲的遗愿,为了后世的传承做出的艰难而又伟大的选择,这是最令司马迁伤心的。在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的《报任安书》中,他道出了自己苟活的原因,也抒发了自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来的理想抱负,这些无不令世人赞叹感慨,也令人心生敬佩。从头至尾,我不知道司马迁做错了什么,而他确实也没做错什么,他能忍受内心的煎熬,一心一意撰写《史记》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我无法改变人们对司马迁的看法,也不能限制世人对他的评价,只是我觉得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站到了生命的巅峰,他应该得到后世的尊重与感激。司马迁的死的确“重于泰山”。
“忍者”司马迁
范杏茹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人如此吟诵他的名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人这样赞美他的作品。他因一部《史记》扬名青史,他因一段过往更添几丝传奇。他的精神如一坛精制的美酒,随着时间的沉淀芳香四溢,后人轻轻品尝,尝出他的刚直不阿,尝出他的高洁志气,尝出他的坚韧不拔......而尚肤浅的我尝出了他的“忍者”气度。
“忍者”自在突出一个“忍”字。司马迁生活于汉朝盛世这是幸;逢好大喜功、专横跋扈的封建帝王汉武帝这是哀。他用自己的“遭世罔极”唱响一曲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悲歌。他有抱负,他有才能,他有学识,他有情操,但在这专横的封建王朝,理想中的“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却只不过是现实中的“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他也抑郁,他也悲哀,他也感叹“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但纵是身份低下,聪慧的他明白自己的声音是永远喊不出嗓子的哑语!他怀着中军保国的虔诚信念就任史官之职,得到的却是汉武帝对于自己的轻视与不屑。当李陵打了败仗,朝臣们“奉觞上寿”;当李陵投降,人人“媒蘖其短”,幼稚的双手钳住了司马迁的心,他为李陵开脱,而最下的腐刑成了司马迁的结局。但肉体的残缺,心灵的死伤却未成就又一个高洁的死士,他自知弃世自裁不过“若九牛亡一毛”,除了自己追求的毁灭又有何意义?这次他主动选择了作一个“忍者”,不是对封建强权的妥协,却是对悲剧命运及凶残专制的“平静”的斗争。他在肉体受辱后却坚忍的完成了思想的升华。自我的经历让他看清了污浊的环境,勾心斗角的朝堂。《史记》的“不虚美,不隐恶”一方面是司马迁史官精神的写照,而另一方面也许便是这经历的刺激吧。这刺激加深了他对恶的厌恶,对美善的推崇。司马迁坚忍着,忍着汉武帝的戏弄与轻视,却实则顽强的与这专断的皇帝对立着。
司马迁的内心是孤独的,生命的热力已难以温暖冰冷的心。他似孤零零立于刺骨的寒风中,除了以自身的热力被动的抵抗那彻骨的冷他还能怎样?!一张嘴又怎能把凄冷的荒原说成盎然的春天。心中《史记》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已成为他暗夜里唯一的蜡烛......但也便是这唯一,也便是这坚忍把他推到了历史的巨浪尖上,让后人无法企及的仰望......
“这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处航标,指示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这是中华文化沉淀出来的一座丰碑,只要世界上还有人类,还需要思想,它就有存在的地位和价值。”没错,《史记》永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块奇葩,而成就《史记》的太史公司马迁也将光耀千秋,继续作那一坛美酒供人品尝,品出高洁,品出才情,品出高尚,而我却是品出了“坚忍”。
司马迁的灵魂
王伟凯
读史记,内心有一种东西在翻腾。这是现代文学所绝没有的。高尚,侠士,以势行文,不受儒家束缚。浩然之气弥漫其间,每览书中风流倜傥之人,不时抚卷而思,仰天而叹,悔恨自己的蹉跎岁月!
太史公的思想是开放包容的,这与当时汉朝的强盛国势是有联系的,也反映了当时大汉民族开放包容的心态。太史公生活的时代几乎是与董仲舒同一时期,所以他就不会受儒家思想所束缚,他在书中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文章充满了一股豪气,读来使人畅快至极。如“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这是后代史学界所绝不敢说的。比如读资治通鉴,通篇仁义道德,显然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读来就是没有史记的味道。太史公对儒家给了他一家之言的客观评价:“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祇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也,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于世,学者宗之。自天子诸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也!”这是对孔子的极高评价。而在《管晏列传》中:“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日:“将顺其顺,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太史公不单为王侯将相立传,那些非常倜傥的普通民众也得以成为他立传的对象。《游侠列传》中:“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读至此,停顿良久,感悟颇多,受益匪浅,又如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直接道出了下层民众的心声,揭露了仁义的虚伪,一语中的。再入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众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于惜哉!这说明;内心的品质对人的感染是巨大的。
在《货殖列传》中,太史公直言人追求财富的正常心理,这在中农以上的中国封建社会,是难得而罕见的。直到近代,这种观点才为统治者所认同。“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富者得富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旁征博引,将仁义与财富相挂钩分析得透透彻彻。立足于社会现实,反应社会现实。没有儒学家的虚伪,读来有一种亲切感。 《史记》最为光彩的一点就是有血性。或仗义疏财,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或忍辱负重,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彰显着一种进取之心,歌颂强者,藐视弱者。人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血性,人别的技能都可以学到,单单血性是学不到的。读史记,读到范雎被魏其侮辱,置厕中,并没有是他绝望,而是奋发图强,最终被秦王赏识,这难道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吗?读到此,心理畅快自足,儒家的那些仁义道德早已不攻自破。儒家压抑人的正常欲望,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但不利于社会前进,而司马迁这里,表现的是尚未被儒家阉割的自然人,散发着一股野气
随想司马迁
丁浩
最早知道司马迁这个人是在毛泽东的那篇为纪念张思德而作的《为人民服务》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句话给上小学的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再次接触司马迁,是在高二的时候学的那篇《报任安书》。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司马迁有了粗略的了解!司马迁,字子长,出身于仕宦人家,父亲司马谈,在未做官前,一家人住在韩城以南二十里的芝川镇附近。受父亲司马谈的影响,司马迁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时司马谈也对司马迁给予了莫大的希望。在司马谈的严格督促和培育下,司马迁十岁时就能诵读《左传》《国语》《世本》等古代典籍,掌握了大量历史知识。当司马迁随父来到长安时,得到了机会向当时的古文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又从当时的今文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少时的司马迁,在他父亲和当时大家名儒的直接教育下,打下了厚实的知识基础,使它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物。后来通过阅读书籍,我知道了司马迁是因为李陵案受了腐刑,而在司马迁四十七岁那年出狱做了中书令,得以侍奉皇帝左右。而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写信劝他,“教以慎接于物,推贤进士为务。”为了向朋友倾诉苦衷,表明事情经过,以及“隐忍苟活”的原因,就写了《报任安书》以为回信。在信中,司马迁详述了在司马迁心中,腐刑给他的身体和心灵上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写出了司马迁内心的悲凉痛苦。在这种环境这种痛苦中,司马迁想到了自杀,但是后来转念一想,自己不过是一个为流俗所鄙视的太史令,如此死去,与蝼蚁无异,然后就说出一句千古的话,“人固有一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报任安书》里,有一段是列举杰出历史人物伟大作为的话,是我最喜欢的,虽然人人都知道,但我还是禁不住要背一下。“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这一段写的实在太好了,它不仅为司马迁找到了人生的希望,我也从中受益无穷。
再说说《史记》。《史记》,又称《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在古代文化典籍里,《史记》是一部谨严博大的历史巨著。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大部分,共一百三十篇,洋洋洒洒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在总结和继承先秦史学的基础上,运用“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体例,将上迄皇帝,下到汉武帝这段时期的事迹,加以系统的记载,并做了谨严的论述,实际上,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在这三千年间那些杰出的历史人物种种活动记录。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出现,是我国历史学的一个巨大发展,在我国史学史上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司马迁在创作上精于语言艺术。在他所运用的艺术手法里,语言的优美、精炼及其表达的多样性,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翻开《史记》,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迁非常善于运用人物的对话去表现人物的独特思想、性格、心理、神态和身份。比如说,同样是观看秦始皇出巡,司马迁就能分别用适合项羽身份和适合刘邦身份的话,表现他们不同的心理状态:
秦始皇帝游于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项羽本纪》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高祖本纪》
对于同一件事,司马迁以不同的笔触写出了不同阶层不同地位的人的心理。“彼可取而代也”,写出了六国没落贵族的反抗心理。“大夫当如此也!写出了农民阶级想要反对暴秦的心理。其语言的精妙到位令人钦佩。
本人见识鄙薄,以上就是我能感受到的关于司马迁的所有认识!
不朽的太史公
李冰
我心中的太史公,原先的形象是模糊的。通过读书等待几番了解,再次浅谈一下我的看法和感受。
生逢盛世,出身豪门的司马迁,幼时的生活是安逸富足的。不被生活琐事所困扰,学学字,读读书,这些充斥着他的生活空间。对于父亲的教导,他悉心接受,加之自身的努力,以至他在年十岁时便能诵古文。这也为他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青年时代的他善游历。走遍了中国的名山大川,得兴之时,挥笔疾书,一篇篇精美绝伦的文章相继问世。其文有的奔放浩漫,有的感愤激伤。不同景致带给他的不同感受全都通过他的文章一一展现。我想,其实他的有所作为早在年轻时代就已经开始孕育了。
无奈,正当他的业绩进一步飞鸿腾达的时候,一不留神,因为自己的恻隐之心,而招来了杀身之祸。虽然君主免去了他的死罪,却给了他比死更难看的严刑。正因如此,受伤的不仅是他的身体,创伤更重的是他那颗脆弱的心灵。然而,为了达成父亲的遗愿,完成自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在生死抉择面前,他选择了生。他的生不是偷生,而是更加壮丽的生;他的活不是苟活,而是更具价值的活。深吸一口气,静坐冥思: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怨也白怨,何苦再去伤那无用的脑筋。只要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其他一切可以不必在乎。大不了喝碗孟婆汤,走趟奈何桥,将生前的一切不幸抛之脑后,静听后人对自己成就的称赞与颂扬。
虽然身处狱中,但他的所想却是整个社会。不同民族为何不能和睦相处,为何不能为国家的统一着一点想。延伸至当今社会,少数民族间的矛盾何时才能彻底停歇?古人的建议是否真的应该引起大家的深思?
虽然身受苛刑,但他仍无所惧,秉笔直书,不隐恶,不潜善,高谈阔论,用犀利的笔尖向世人展示了汉皇的无赖本性和阴险狡诈。他主张宽松治民,反对严苛刑法。但又有谁能听到他的呼声?即便如此,他仍然歇斯底里,喊出了封建社会的最强音。
无奈,他的一生令我悲,悲他出身名门,却不能寿终正寝;另我怨,怨他何不随波逐流,反而自讨苦吃;令我怒,怒那君主的昏庸,不识贤才;令我叹,叹这一颗巨星的陨落。
我心中的太史公永远的司马迁。
能屈能伸的太史公
范文彬
男儿,当立于于天地之间,勇猛威武,不屈不挠。
司马迁,上到朝廷随皇帝远行,下至牢狱忍受腐刑之辱,能伸能屈。伸,为挽留人才而触怒龙颜受囹圄之苦;屈,为实现理想而隐忍苟活发愤著书。大,可犹如腾飞的蛟龙遨游青天,翻云弄海,涤荡人间的不洁;小,能如弱小的蜘蛛在万恶的狂风中一次次编织着脆弱之网,不去想哪一阵丑陋的风吹来即将粉身碎骨,万劫不复。能屈能伸。司马迁,才是真正的男儿!永远的好男儿!
报效朝廷,司马迁身为史官,为朝廷、为封建制度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洁身自保,阿谀谄媚的小人佞臣纷纷落井下石,乌云覆盖土地,日月星辰的光耀啊,得不到展现。司马迁将心中的正义化为一把明晃晃的长剑企图劈开摧城的顽石。大地震颤,宫灯瑟瑟,帷幕摇曳,龙颜大怒。一封朝奏九重天,夕判子长诬上嫌!李陵奋战有功劳,子长申之受牵连。奈何“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啊!
责难纷至,世人难以理解司马迁受腐刑而不自绝。司马迁又何尝不想立刻结束自己受尽屈辱的生命!冥冥之中,父亲殷切的注视,热切的嘱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伟理想,牢牢地拉着司马迁在深泞肮脏的泥潭踽踽前行。痛不欲生,又沉郁愤激坚韧顽强的毅力和高于常人的价值观终于助他成就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史记》。
屈原,爱国诗人,被发行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无可奈何,自沉于汨罗之中以明己志。
项羽,千古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日至衰飒,自刎于乌江是枭雄。
司马迁,生,正义凛然,死,重于泰山,能屈能伸,故著鸿篇巨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乃流传千古,好男儿也!
历史的铭记
郭琳琳
历史长河 浩浩荡荡,流淌不息,承载着数不胜数的风云人物。放眼望去,我看到了傲立长城,征服中原的秦始皇的君主霸气;看到了英雄楚霸王别姬自刎的难舍难分的儿女情长和江东侠气;看到了铁血丹心,大义凛然的民族英雄岳武穆;看到了挽弓射月的一代枭雄成吉思汗•••慷慨仁义,英雄侠气跃然纸上,映入眼帘。古往今来的英雄令历代文人赞叹,颂扬。在眼神游离的瞬间,眼神转向了一角,一位孤独的思考者,伏桌疾书,秉烛夜习。他秉笔直书历史,忍辱负重,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完成他的“一家之言”,历史的记忆。
浩繁的先秦文化和生动活泼的西汉初期文化造就了司马迁蓬勃向上,追求真理,以身殉道,"立德,立功,立言”,“君子鄙没世而名不称”,等宏阔豪迈而又带有浓厚先秦色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固有一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在为李陵辩护之时,太史公陷入不幸,遭受宫刑。当一个大丈夫受刑如此之大屈辱史,他没有选择无意义无价值的死,而是引古人被辱不自杀的亊例以自励:“且西伯,伯也,拘牗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乡称孤,系狱具罪;絳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都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他觉得一个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已稍陵夷,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何况自己生平的著述理想尚未能实现。他的《史记》尚草创未就,深惜其不成,故“就极刑而无愠色”。
他“网罗天下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挥毫泼墨,完成了洋洋洒洒一百一十三篇著述,造就了巨著《史记》。
《史记》犹如一座山,永远巍然地矗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史记》犹如一颗不落的星辰,永远照耀在历史长河上。
司马迁具有卓越的史学才能,班彪即誉之为“良史之才”,同时具有卓越文学才能,刘勰在著述《文心雕龙》中,称赞他“博雅弘辩之才”。他“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理;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令古代文人所钦佩。司马迁是个高超的语言大师,他不仅突出历史人物形象,而且他造就了一种崇高美。在西汉封建时代,纲常礼教,封建传统压抑人性,他忍辱,顽强,刚毅,高洁,让世人仰慕。《史记》具有强烈的抒情性,饱含作者激情。他是爱的颂歌,恨的咒曲,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悲愤诗。在《史记》中有他理想的明主贤君,忠臣良将,仁人义士,他歌颂好人,批判鞭挞坏人,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黑暗面。司马迁通过矛盾冲突,细节刻画,渲染气氛等手法突出人物形象,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最后自沉汨罗的屈原;“力拔山兮气盖世”,曾英勇顽强,摧垮秦军主力的西楚霸王项羽;曾为统治阶级建立丰功伟绩,最后由于受统治者猜忌而被杀害的文臣武将:蒙恬,韩信等。这种崇高美贯穿历史始终,空前绝后。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这一部东方的民族史诗,记载了历史,是历史的证明;同时它也让历史记住了它和它的主人太史公司马迁。铭记历史,历史的铭记。
阅读《史记》有感
袁彩云
在浩瀚如烟的中华古典名著中,历史著作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历史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正因为如此才给我们留下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息,发展的清晰脉络,也留下了一部部浸透着古人的心血和智慧的历史典籍。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史记》包罗广泛,体大思精,被列为“二十四史的开篇之作。我在假期学习之余,通览了《史记》收获不少,读了它仿佛自己置身其中,从夏开始到汉朝,历史事件人物都历历在目。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繁荣的唐朝、残暴的秦始皇、崇武的汉武帝……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皇宫的真奇异宝,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秦始皇焚书坑儒的销烟、汉武帝挥兵抗击匈奴的战争场面;有的看着令人心旷神怡,有的看着令人神情紧张,有的看着令人无可奈何……
作为一部历史著作,由于它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历史面貌,人们一直誉之为“实录”,称赞作者“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作者在历史的写作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表达了他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强烈的爱憎,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一系列历史人物,使之成为科学历史著作和优美传记文学的巧妙结合,鲁迅所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恰当地指出《史记》这一特点。描写紧张斗争的场面,让人物在具体矛盾斗争的冲突中,各自表现他们的优点和弱点,这是司马迁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在《项羽本纪》中,作者连续写了项羽杀巨鹿之战.宋义救赵、鸿门宴、垓下之战等一系列紧张斗争的场面,使项羽的形象更加丰满。特别是垓下之战,写项羽在汉军数重包围之中,慷慨别姬,溃围、斩将、刈旗、目叱汉将、以头赠故人,虽然形势危殆,仍然那样豪迈而从容。这些激烈场面的描写,成功地展现了一位末路英雄的悲壮形象,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魏其武安侯列传》中灌夫使酒骂座和东朝廷辩的描写,也是运用紧张场面表现人物性格的很好的例子。其中项羽是我最爱的之一。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上面这个小故事说明的好学和目光的远大,虽然是悲剧式的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我觉得《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前后曾为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他因为李陵辩解被刘彻定为死罪,但他想到“人固有一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但他想到了父亲的遗命,想到了毕生的使命还未完成,他不能就此去死;那么只剩最后一条路——接受宫刑。这可是奇耻大辱,过去说,“刑不上大夫”,更何况是宫刑呢!但为了事业,司马迁忍辱偷生。出狱以后,刘彻还封他为“中书令”,名义上比“太史令”职务要高,可却是宦官担任的啊!为了完成《史记》的创作,司马迁把这一切都忍受了下来。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史记》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华民族渊源历史,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了解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懂得了一些历史典故,知道一些历史事件发生背景、过程以及对当时社会带来的深刻历史影响。司马迁的博学、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中国人引以自豪,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今天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作为一部传世的不朽之作它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
我印象中的司马迁
李丽萍
《史记》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确如此,《史记》是中国二千年来最伟大的历史名著,而且其中许多篇也是文学名篇。
司马迁,一个让人佩服的人物。他六七岁的时候,随父进京住在茂陵地方开始学习。到十岁时,便能诵读诗书。二十岁后开始旅行,他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还去过很多地方,游历了中国的大好河山,他的政治生活开始了,以后或因奉使出差,或因陪从封禅,或因探访史迹,他依然有旅行的机会,于是他的游迹愈远愈广。但是在他47岁时,他遭遇李陵之祸,因替李陵开脱,被处以腐刑。他受了这样惨毒的酷刑,在狱中还是继续不断地写作,决定“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于是完成了《史记》,这是何等的毅力,值得我们深思,也带给我们启迪。人生路上不可能没有沟沟坎坎,越过去的成为历史,那些越不过的呢,是否也让我们也学习一下司马迁,耐住性子,坚持己见,在有生之年不让自己留下遗憾!
关于司马迁的作品。他的作品,毋庸置疑,《史记》。这部书的成就,不仅表现在他创设的体例上,尤其表现在他的工作态度上。他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进步的历史观点,自然就认明了自己的写作责任,自然也端正了自己的工作态度。他入手之初,广泛地征求当时流传的史料,加以选择,先编成基本的记录,随时把他得交游之间互谈访问的异闻口说来参订这记录的异同。又趁着游历的便利,到处亲自考查,把原来记录的材料互相比对,改正了不少书本上的错误。《史记》一书内容丰富灿烂,生动地塑造了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反应了复杂的社会生活,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关于他的写作方法。他自幼诵读古代的典籍,接受了历史上传统的丰富的知识。后来他游历名山大川,深入社会,又接触到多方面的事物,体验了各阶层的生活。所以他能够抓住社会上各色各样的典型人物,予以无情的刻划和生动的描写。同时他能够冲破当时文坛上的陈腐习套,吸收了人民口边的新鲜活泼的语言,充实了自己的写作技巧。凡是经他塑造的人物,都成了有血有肉,充分表现个性的活人。他描写每一个人的说话或者几个人的对话都刻划得那么声口宛然,惟妙惟肖地恰合其人的身份和性格,而且曲折细致地表达了当时的场面和气氛。对那些可爱可憎的人物,忽而喜,忽而怒;对那些悲壮激烈的情节,真是可歌可泣。遇到十分紧张的场面和十分热烈的气氛时,更能使读它的人被吸引在宇宙行间,不但觉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而且真有“共呼吸,同生死”的感觉呢。
读司马迁,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尤其重要的是,要想完成一件事,不仅需要有超人的毅力,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周遭事物的观察力。他虽已离我们远去,成为历史,但他留下的东西却会留在我们记忆深处,永恒……
太史公的笔
郭新宇
太史公的笔,是横溢的才华与丰富的阅历的结合体。所以才有后人评价“太史公之才,天固纵之以虬龙杳怪,鹞袅飘逸之姿,然于六艺百家之书,无所不读,独能抽其隽而得其解”。
他的笔迹上至轩辕,下至武帝,贯穿古今,推究天人:既有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又有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还有天马行空的刺客与游侠。“厥协六经并传,整齐百家杂语”。太史公的“史才”“史学”“史德”造诣极高,因此史识超卓的他将个人感情渗于史书之中却又能秉持公心,博览群书却又能成“一家之言”。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却并没有食古不化,而是以独立思考的精神体现着太史公的学识与境界,是地地道道的“一家之言”。
太史公的笔,也是品性正直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体。“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秦汉时代波澜壮阔的阶级斗争形势造就了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他凭着自己坚强不阿与执著追求,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伟大著述《史记》。这是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孕育的结果,并在我国史学和文学发展过程中树立了一座里程碑。太史公的笔痕遍布远古至秦汉,几乎还原了秦汉时期的社会生活和历史面貌,成为划时代的信史与史诗。
太史公的笔,更是抒发浓厚感情喝浸染丝丝悲恸的结合体。无论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最后自沉汨罗的屈原,还是誓死不给燕军为虎作伥的王蠋;无论是为了解邯郸之围,自己率敢死队战没于秦军的李同,还是胡服骑射,使赵国强大一时的赵武灵王;还有那九合诸侯,一合天下的霸王齐桓公,和那“力拔山兮气盖世”英勇顽强,摧毁秦军主力的西楚霸王项羽……“文以情动人”,太史公的妙笔在《史记》中注入了真挚浓郁的感情,或渲染出强烈的悲剧氛围,或感慨世态炎凉,或废书而叹,或拍案而起,或对人物给予了深切同情……
太史公的一生是个悲剧,这个悲剧的意义在于:他忠于封建阶级,结果反被封建阶级和封建制度残害了。所以,他以一支饱和这感情的笔,批判着已经滋生的各种弊端,寻找着自己对历史发展的答案。在《史记》的写作中,有意无意间都露出对自己不幸遭遇的隐痛。他的愤懑与不平,他的思想观念,他的学说,他的爱与憎,他的操守,他的全部精神世界,都集中体现在他的伟大著作《史记》中。《史记》是他整个精神世界的再现。从这种意义上说,《史记》的本身也是一部伟大悲剧。
鲁迅先生盛赞《史记》为“无韵之离骚”。这话的含义之一我觉得就是对这部著作强烈的抒情性而言的。《史记》确实是一部包含着作者激情的文学著作,它是爱的颂歌,恨得诅曲,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悲愤诗。太史公写的虽是历史人物,但这些人务无一不是经过他的妙笔创作,融入了他深植的爱憎感情的。这里有他理想的明主贤君,忠臣良将,仁人志士,也有他深恶痛绝的暴君昏主,贰臣贼子,贪官酷吏乃至势利小人。他歌颂好人,鞭挞坏人,目的是为改变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在太史公的笔下,文章总带有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这就是《史记》总是充满激情的重要原因。
太史公回顾过去,期待未来,以一支妙笔,完成了划时代的古代信史。它犹如一座山,永远巍然矗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像一颗不落的星辰,永远照耀在历史的长河上!
我甘做她心河的一尾鱼
刘潇
轻轻地,我翻动书页,正如鱼儿摆动鳍尾。我轻轻地吟咏,感受远古的气息,在《诗经》这一条文字之河,这条心河里,我奋不顾身甘做一尾潜泳的鱼,在其掌纹里游动。
三百诗篇,千般画卷,万种情怀。我游动着,听到先民心潮的声声澎湃,听到人类童年天籁一般悦耳的声音。不得不被前人的伟大智慧所折服,《诗经》简直是一个奇迹。在大自然的课堂里,稚气未脱的书声琅琅,连文盲都可能成为真诚的歌手——只要他用心灵读懂造物主手中的无字天书。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些目睹造物主的指纹而成长的无名诗人,在平凡的劳动、情爱、游猎中获得神秘的智慧。
我触碰着层层水波,哦,那些生活在籍典里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余温尚存。只有阡陌属于自己,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思的心情。村野气十足的《诗经》象征着一个时代、民歌的时代。“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以朴素的言语描绘最真实的生活。那原始的野趣就随着祭祀时的乐舞飘摇而去;那和谐之声就在“十亩之间”荡漾;那思乡的泪水就噙在征夫的眼中,鲜活如初;那毫不吝惜的赞颂大方地赠与神圣的祖先,赠与良士佳人;那最辛辣的讽刺,嬉笑怒骂之中展现社会的悲苦与先民的怨恨;那远古爱情的酸甜苦辣飘越千年走入我的心中。
有人说“从来都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到自己”。《诗经》是一条心河,让千百年来的中国人从中取得一瓢饮,找寻到契合自己心灵的一种中国美,一份知己感。
游弋于《诗经》,让我学会饮水思源。我发现曾学过的那么多成语竟出自她的篇章。读过卫风中的《木瓜》,我一阵欣喜,哦,投桃报李莫非出自于此?读《诗经》,我发现那么多美丽的意境蕴含其中,给人们想象与联想。读到郑风中的《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我猛然想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泰戈尔说过“歌声在天空中感到了无限,图画在大地上感到无限,而诗,无论在空中,或是地上都感觉无限。”我想,《诗经》便是这样一种典范,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与自己心灵合拍的节奏,放飞自己的心绪。酾酒临江的曹孟德乃乱世枭雄,却以温婉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述说志向。一代伟人毛泽东则最喜小雅中的《伐木》篇两句“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当我们内心有所感而难以言说时,回望古人的诗作,我发现他们的语言可以替我们道出。一唱三叹之中,情感已喷薄而出。
《诗经》之河在流动中不时溅出千姿百态的水花。瞧,那多彩的故事,风格各异的人物,有的流露不掩不饰的真实美,有的显现不骄不躁的执着美,有的体现坦诚淋漓的直率美,有的充盈素稚简洁的纯净美。对幸福美满的希望中洋溢喜悦欢快;甚至最痛苦的经历也要挤出最鲜美的泉水,古人把滴血的利剑揉碎了,噙着泪咽下,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喜有喜之美,悲有悲之美。《诗经》的语言把最美的悸动送别读者的心窝,荡起美丽的涟漪。高山流水,琴瑟之音,“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一语道出多少人的心声,不禁为这样的知己之声引出落泪的感动。
徜徉中,我已心醉,在我看来,《诗经》中最美的境界莫过于可望而不可即,充满含蓄的意味,《蒹葭》的飘渺朦胧,《汉广》质朴怅惘,《东门之墠》演绎的便是最古老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这些诗可看作情诗,可看作对理想追求之诗,强烈的欲望被压抑,或是由于责任与理智的驯顺而形成一种含蓄。不着情,而情真意切。
《诗经》这一伟大经典的魅力是无穷的,她给世人提供不断进行阐释的多种可能性,在阐释中不断产生新的意义。在《诗经》心河的碧波里,我甘心做一尾鱼,游游的招摇,找寻属于自己的一份心灵寄托,放牧自己的童心。
《氓》赏析
汪永畅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经》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大体上反映了周代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出色的艺术性。因此,它被后世所广为传颂,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氓》便是其中代表作。
《氓》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弃妇诗。它讲述的是一位美丽的女子被爱人抛弃的经历及她对旧婚姻制度地控诉。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妇女们被一座座大山压制着,被一条条绳索束缚着……她们的声音是无力的,她们的行动是苍白的,她们享受不了她们本该拥有的权利。从父系氏族公社成立后,妇女就成为家庭的附庸,受到男性的支配和压迫。到了奴隶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就更为低下。正如恩格斯所说,个体婚制是作为女性被男性奴役,作为整个史前时代所未有的两性冲突的宣告而出现的。但是,《氓》中的女子,却勇敢的站了出来,向着这一系列不平等勇敢地说:“不!”。毫无疑问,她是伟大的。但是更伟大的是《氓》这部作品本身。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学作品中多描写的是男女爱情的矢志不渝,而《氓》却剑走偏锋,细致地刻画了一位男子无情无义喜新厌旧的形象。而氓中的那位女子的勇敢表现,更是深化了本诗的主题,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诗的第一节,女子回忆当初它与男子私定终身的情景。在当时封建家长制度的压迫下,女子能答应男子的求婚,体现了她不惧伦理纲常,富有主见的鲜明个性。男子的爱如潮水,向女子的身上汹涌地驶去。或许,这份爱来得太突然,来得太猛烈,可怜的女子还没来得及反应,就任由感情驱使,天真地答应了男子。这也为她后来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字里行间中勾勒出一副美好的爱情画卷。女子在盼啊盼,盼望着男子地归来。不见男子,泪流满面;既见男子,喜笑颜开。在女子的心中,氓才是她真正的白马王子。女子深爱着她的王子。可情越深,恨就越深。这便为女子的反抗提供了感情基础。
第三、四节用“桑之未落”“桑之落矣”比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男子对女子的爱完全建立在外表上。女子芳龄正佳,容貌如花似玉之时,男子自然痴迷于她的容貌;待到韶华已逝,人老珠黄,男子的热情便一天天消退。“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则是女子在通过自己的不幸的遭遇来告诫他人,以此来警示妙龄少女们不要感情用事,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这种长歌当哭般地呼号,既是女子从多年婚嫁生活中得出的惨痛教训,也充分折射出她对一去不复返的爱的痛惜。当爱已成往事,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忍气吞声的弱女子形象,我们看到的是她的平静,我们感受到的是她的决绝!“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子选择了离开。他要离开这个曾给她梦想却让她现在伤心欲绝的地方。女子在沉默中爆发,做出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决定。在2600多年前的奴隶社会,不论是什么原因,女子被抛弃都是被人看不起的,她也明知“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然而她却毅然决然地选择自休。“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伤心痛苦绝望怨恨,一切该何去何从呢?她彻底的对这段已破碎的感情做了个了断。吾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既已是弃妇,又何必成怨妇呢?多么刚毅,多么勇敢!
当被抛弃之后,她没有选择消沉,而是选择了坚强。在旧婚姻制度下,自休绝对是惊世骇俗之举,这也恰恰勾勒出了一个极具反抗精神的女子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也是妇女维权的先驱。这位爱憎分明的女子,是中国古代妇女反抗夫权的典型代表。在当时的大背景下,这进一步深化了《诗经》这朵文学奇葩的思想深度。它正散发出一阵阵浓郁的香味,而我们正沿着这条花团紧簇的路坚定而执着地前行……